当前位置:首 页 >>六师分会 >> 正 文
六师分会抗疫志愿者事迹
      日期:2022/6/27 11:58:40      

  

  在长征镇,有一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凡人英雄”活跃在社区抗疫一线,他们背负着责任和使命,在抗疫斗争中守护社区祥和与安宁。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实现社会面清零的关键所在。为了做好核酸检测工作,3月底,社区招募防疫志愿者,许多居民踊跃参与,崔胜家就是其中的一员。

  

    崔胜家 69岁,党员、退役军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会员。1975年1月入伍,1984年8月退役,服役期间获得“嘉奖”等荣誉数次。

  崔胜家:“非常时期,我居住的大楼,由902室老张、601室老徐和我三人一起组成临时党小组,大家有困难、有问题的时候,我们一起商量着解决。非常时刻,家里要有主心骨,楼内要有顶梁柱,居委会要有好领导,内外协同‘作战’,我们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在一次核酸检测中,崔胜家发现检测的地点被安排在不通风的走廊中。他立刻指出问题,并和医护人员及志愿者一起,将检测台移到走廊外,协调居民有序排队检测,减轻了感染风险。小区一楼栋封控管理后,物业与居委会之间发生矛盾,老崔耐心地向物业经理宣传解释《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一番苦口婆心后,物业经理采纳了居委会及老崔的意见,及时采取措施,关闭了楼下临街的四户商店。

  崔胜家居住的楼栋内,有一户人家出现两名阳性患者。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电话与患者沟通,他们仍不愿转运去隔离点。身为社区党支部书记、楼组长、退役军人的老崔,无暇顾及家中年幼的孙女和生病的爱人,下楼与患者家属沟通,费尽口舌,患者父女俩终于同意一起转移到方舱医院。

  崔胜家说:“可能你们会觉得我怎么这么爱管闲事。作为一个退役老兵,我真心希望能在现在这个节点,为抗疫做点事,尽点力!”

  

    谢晓蓉59岁,党员、退役军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会员。4月10日谢晓蓉随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派出的第3批退役军人医务志愿者小分队12人入驻上海久隆模范中学隔离方舱医院,他们和白衣战士一样冲锋陷阵,在最危险的地方共同抗疫。“若有战,召必回”,这12人都是主动请缨,要求加入退役军人医务志愿者队伍的。他们是背上写着“军”字的特殊“大白”与静安区市北医院的23名医务人员一道,不停地为方舱医院内的病人忙碌着。作为一名老兵,谢晓蓉组织纪律性强,服从命令听指挥;作风雷厉风行,说干就干,勇挑重担,重活累活抢着干。进驻方舱后,立即投入战斗。她主要负责物资、个人物品保管等各项工作,被誉为合格的准“后勤部长”。

  张志伟 69岁,党员,退役军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副秘书长,新四军后代。浦东新区洋泾街道名门河滨花园小区志愿者。张志伟同志1970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退役,是一位具有33年军龄的老兵,他退伍不褪色,始终保持着军人的本色。当小区疫情来临时,他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志愿者队伍。一天,政府发物资到小区,共有170多箱。他与小区的志愿者们共同担起了卸货任务。毕竟年纪大了,加上一个月的辛勤工作,体力不支,晕倒了!醒来后,仍坚持工作到换岗。回家后,夫人发现他的脸破了。脸上留下了“大白”抗疫的痕迹。经一再追问,他才说出缘由。夫人对他这种不计后果的行为,发出了严重“警告”!他一句“我有数”便敷衍过去了。夫人经过仔细观察,身体尚无大碍后才放心。“你明天还去吗?”夫人问道。“当然去了,排着我的班呢”,“你能行吗”“没问题”!第二天他又精神抖擞地上岗了。有一种快乐叫作被需要,这种快乐是能够愉快地克服困难的。随后的日子张志伟由“大白”转为“小蓝”,具体工作是将业主们的各种网购物品,清点后送到对应的门栋。这是解决小区物资派送最后一百米的问题,这是一项既容易、又不能出错的工作。他觉得这是一件既服务了小区业主,同时又活动了腿脚的活,这是件很快乐的事情!

  

    汪滔 72岁,党员、退役军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会员,新四军后代。3月26日,疫情之初,汪滔与夫人刘伟桢一起报名参加了杨浦区长海路街道体院居委会金体苑小区的志愿者队伍。每天值班、巡逻、帮小区居民送快递、分发物资、运送拉圾;协助小区核检维持秩序等处处有他的身影。疫情至今,他将每天小区抗疫志愿者的工作经历记录下来做成“美篇”《我的上海抗击疫情日志》至今已有30多篇。他还分别于3月27日和28日深夜和凌晨先后两次向上海市人民防疫防控工作问题建议平台提交了“建议12条”、“建议8条”两封《建议书》,为抗疫工作建言献策,收到了市委和市政府的回复,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刘伟桢 71岁,党员、医护人员,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会员。刘伟桢退休前是医院的护士长、护理部主任,因此,除了平时值班、巡逻、帮小区居民送快递、运送垃圾外,每次小区核酸采样,都被派到医护人员身旁协助工作。她还上门为老人做抗原检测等。汪滔感言:我们这一代人大都接近古稀之年,但我们是共产党员,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模范标杆,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广大人民群众诠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的父辈如果天上有知,肯定会大加赞赏!清明前夕,上海保卫战已经打响,我们要像父辈一样,配合政府打胜这一仗,这是对父辈最好的缅怀。汪滔和刘伟桢这对抗疫志愿者夫妇的抗疫之路还在继续。

  六师分会会员蒋晓珊,70岁,党员,闵行区古美路街道古平阳四街坊(美西路628弄)小区党总支委员、小区志愿者。她父母都是新四军,父亲蒋铁如在抗战时期曾被陈毅任命为共产党茅东县第一位县长,她的血管里流淌着她父辈的血液,爱党爱国勤勤恳恳为人民服务这是刻在她骨髓里的信仰!她说“我是革命后代,有义务和责任传承父辈的精神,为社会多做奉献。”蒋晓姗每天穿上那白色的厚厚的防护衣真的是很难受、很累,一天不上厕所不喝水,戴的口罩不到2个小时,耳朵疼得就像刀割似的,因为要严密防护必须勒紧。她居住的小区,有1900多户人家5000多位居民,其中老人近2000,独居老人近120,老人不会进健康云核酸检测登记,她总耐心细致地帮助他们登记。在抗疫的日子里,她没有停歇过,不是手持喇叭高喊着“请还没有做核酸检测的居民赶快下楼!”就是维持着秩序,“请大家保持距离,自觉严格做好防控自护,为保证安全健康”;不是忙着登记核酸检测,就是挨家挨户跑上跑下送抗原检测。蒋晓姗总是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必须上”“没有赶上解放上海大战,面对现今这场形势严峻复杂的抗疫大战,我是共产党员必须走在先冲在前,为国分担解难,为民抗疫服务。”每一次坚定的话语,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现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许敏 72岁,党员,小区原党总支书记,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六师分会会员。虹口区嘉兴街道香港丽园小区社区志愿者,新四军后代。许敏所在香港丽园小区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媒体报道的因“哭了”上热搜的居委书记刘苗事例就发生在他们小区,可见社区工作的压力有多大。许敏积极参与组织小区各项抗疫工作、值班、维持秩序、分发物资样样干。在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她发挥了对小区情况熟悉的优势,尽力协调解决好居民需求,小区虽处重灾区,工作压力很大,她排除困难,努力使小区工作开展有条不紊。

  

    许敏的孙女王晨菲是上海市西南模范中学初三年级的一名少先队员。疫情至今一直在虹口区嘉兴街道香港丽园小区社区做志愿者,她年少志高在小区引导和维护居民进行核检现场的秩序、帮小区居民送物资等,受到了居民的称赞。许敏与王晨菲祖孙两代舍小家顾大家,共同守护小区大门!许敏的儿子和儿媳王晖和陈陶,从英国留学毕业后回国报效祖国,也是一对党员夫妻,疫情发生后,他俩主动报名参加了徐汇区漕河泾街道龙漕小区的社区志愿者。夫妻俩在小区里搞核酸检测活动,搬运物资,为孤独老人捐赠牛奶面包等食品,不顾辛劳工作出色。

  许敏的父母都是新四军,在抗日烽火中,她的母亲一家七兄妹,在祖父母的支持下十多岁投身革命,而今许敏和儿子王晖、儿媳陈陶及孙女王晨菲一家三代继承和发扬了父辈的革命精神,当国家有难时都无私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去。

  六师分会的倪燕、陈军、周玉雄、财颖杰、蒋勇强、房定桦、叶新、董小怡、曹爱兰、徐培勤、刘红、刘晓陵、黑良慈、姚晓沪、陈建奇、钱力建等同志都积极参加了志愿者队伍,为本小区的抗疫斗争贡献了力量,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六师分会)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