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研究动态 >> 正 文
采访新四军老战士经验交流会在交大举行
      作者:徐佳敏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日期:2021/8/11 16:35:33      


  5月29日上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采访座谈会,暨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比赛经验交流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总办公厅一楼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玲主持。出席会议的有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邢云文,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陈挥教授,《解放日报》社主编、高级记者王多,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曹景文,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廖方民,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丽萍,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师董依含,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彭冠锦、徐佳敏,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谈思嘉、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娅。


  邢云文院长以双重身份参会,他代表学院党政领导对会议予以支持和关心;同时,他又是高水平专家,主持国家哲社重点课题“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研究”,铁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邢院长充分肯定目前的采访工作的成果,指出上海交通大学是注重校史红色基因传承的学校,让学生们多参与这项活动是触摸历史,传承历史的好机会。邢云文院长对采访工作提出了重要建议和意见,使用包括老战士个人档案在内的多种史料,既丰满展现内容,同时又增加学术性,还要做好宣传、传承铁军精神的各项工作,留存红色记忆激励青年人不断奋进。

  陈挥教授作为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全面负责新四军老战士采访工作。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2月18日给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百岁老战士回信后,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就着手策划撰写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46位上海市新四军老战士的口述史著作,此项工作已经开展二月有余。陈挥逐个与参与采访的曹景文、杨丽萍、张玲、董依含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如资料是否全面、写作进展如何、遇到什么困难等等,并一一给出建议,还布置了下一步开展采访工作任务。陈挥教授也强调,采访工作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多查阅相关档案记录,将通俗性和学术性相结合。

  彭冠锦和徐佳敏分享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比赛经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报送了“青松长青——抢救老战士口述史料,传承新四军铁军精神”项目,并取得了全国一等奖的成绩。她们两年前参加张玲老师的采访新四军老战士课题组,近距离走近老战士,感受铁军精神,深受教育,也积累包括录音、图像、视频、文字等口述资料;因为有积累,更离不开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上海交通大学团委及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加上团队六位同学刻苦勤奋、不知疲倦地加班加点,齐心协力完成任务,才能在大赛中获得不错成绩。

  王多主编对本次会议作了总结发言。他说,采访新四军老战士是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上海交大学师生作出了表率,并获得国家奖项,可喜可贺!他还提出两点注意事项:一是把采访新四军老战士与查阅档案,与采访他们的亲属和同事结合起来,让老战士事迹成为“信史”。第二,在讲好新四军故事基础上,升华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历史资源,落实到习近平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服务,以后要多出成果、多出高质量成果。他表示解放日报历史版大力支持,但一定要严谨,除了找本人以外还可以找共事的人了解,学术价值要重视,要有故事,扣细节,扣经典,扣传播标识,多讲小故事。

  这次交流会,让参会师生明确任务,提升了采访工作的学术性及对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价值,对解决困难的方法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