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 页 >>2016年学术年会专辑 >> 正 文
以联络站为依托,积极开展以史育人工作
      作者:《大江南北》杂志社 社长杨元华      日期:2016/12/30 10:18:20      

  《大江南北》创刊于1985年8月,至今已走过30多年历程。作为一本以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和其他革命队伍的战斗历程和光荣传统为主要内容的刊物,在当前商业气息过于浓重的期刊市场上,可以说是特色鲜明、独树一帜。2016年,《大江南北》杂志的发行数达到15. 65万份,在上海600多种杂志中名列前茅,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大江南北》自创刊的1985年在浙江杭州建立第一家联络站至今,已经与江浙沪皖闽赣等地共建了130家联络站。联络站是由各地老同志、发行工作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组成,是集发行、组稿、推进学用于一体的平台。

  搞好杂志的学用是《大江南北》区别于其他杂志的显著特点和亮点。杂志社历任领导一直强调,发行只是手段,学用才是目的。只有搞好学用,在阅读、学习刊物的过程中,使杂志对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真正起到教育作用,才能让《大江南北》深入人心。为了更好地开展联络站工作,除了杂志社领导和员工经常到各地走访、调研发行情况,为联络站解决实际困难之外,杂志社每年还会定期召开一次有重大主题的联络站工作会议,几十年来从未间断,旨在加强各地联络站的工作交流,以此借鉴有效的学用与发行方法,听取各地意见反馈,表彰先进集体,促进发行工作的良性发展。

  一、《大江南北》鼓舞老同志成为传承铁军精神的“志愿者”。《大江南北》被誉为“老同志的知音,青年人的益友”,老同志爱读《大江南北》,正如上海金秋文学社瞿若同志所说:“我一直对《大江南北》怀有十分深厚的感情,这是因为我曾经是当年革命战争年代过来的人,读来十分亲切”,“八十年代,首次见到了《大江南北》,就感觉这本杂志与我有缘”。上海电力系统离休干部燕绍俊同志和妻子一起组织社区居民开展读书活动,把《大江南北》作为学习资料,二老向物业争取到了一间24平米的读书活动室,成立了学习小组,制定学习制度,每两周学习一次,雷打不动,被评为区“文明读书楼”,燕老家也被评为区“学习型家庭”示范户。燕老说:“我是党的干部,为党工作是责无旁贷的。我多发行一份《大江南北》,革命精神就能多被年轻人接受一些,革命传统也就能多传承一些。”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大批热心《大江南北》宣传发行的老同志、志愿者,杂志才得以在各地生根开花。昆山市的吴贻文同志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吴老每次收到杂志之后,就马上带头仔细阅读,一发现有好文章,就推荐给重点订户单位。吴老将文章复印后寄给这些单位领导或学校德育主任,请他们自己先阅读,然后推荐给青少年学生。常熟市联络站的王文洪同志每年都要到各个学校做几十场革命传统教育演讲,他所用的辅助材料就是《大江南北》。

  二、《大江南北》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好教材。

  《大江南北》学用工作主要针对的是青少年读者,各地联络站紧紧依靠当地的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关工委、老促会、扶贫协会、教育局、党史办等部门,在学校师生和大学生村官群体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用活动:利用历史课、政治课、班会、晨会等,选择杂志上的相关内容进行宣讲;利用座谈会、交流会让师生畅谈阅读体会和心得;利用征文活动、文艺演出、演讲和歌咏比赛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杂志的影响。这些举措在学校德育教育,培养青少年意志品质,传承革命优良传统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得到当地党组织、政府、学校的欢迎和支持,一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人阅读带动多人阅读”,“孩子阅读带动全家阅读”的喜人景象。泰兴市河失初中政教处陈雪峰老师说:“通过阅读《大江南北》,我了解的不仅仅是那些未曾接触过的革命历史,更是通过老同志的言行向我们传递一种严于律己的精神,一种吃苦耐劳的态度。它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辅导教材,有助于弘扬优良革命传统,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优秀读本。”这是对《大江南北》杂志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褒奖。

  今年,由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退休教师、现年78岁的杨光源同志发起创建的“马塘夕阳红助学基金会”,实施“向中学生赠阅《大江南北》杂志、开展千人阅读活动的计划”,共向马塘中学初一、初二和高一年级共26个班级的52位优秀学生干部赠阅2016年全年《大江南北》杂志,并由他们带动千名同学共读。活动开展以来,千名学生竞相传阅《大江南北》,一致反映深受教育,纷纷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学校的风气、学生的精神面貌也为之一新。

  宝应县大江南北联络站也是学用杂志的先进单位。他们每年坚持召开全县读史育人工作会议,利用《大江南北》杂志的订阅读用,把读史育人工作,引向广泛深入。宝应县联络站强调把《大江南北》的功能定位于读史育人,认为多订阅一份《大江南北》,就能多扩大一块读史育人根据地,多做一份红色资源的传承工作。现在,宝应县已经有了一批先进典型,城北初中、画川高中、安宜高中、叶挺桥小学等在班级活动中突出《大江南北》思想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在县委宣传部支持指导下,建立读史育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地召开会议。有了各方面的关心支持,这项“利当代功千秋”的事业就一定会越做越好。

  三、《大江南北》激励大学生村官坚定理想信念,扎根农村基层。从2008年开始,全国各地开始选聘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拜人民为师,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磨练意志、砥砺品质、锻炼成长。为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帮助他们成长,不少地区选择《大江南北》作为他们阅读学习的材料之一,受到了他们的欢迎。许多大学生村官联系思想实际写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杂志社也连续编印了2集《红刊伴我去奋斗一一大学生村官<大江南北>读后感》,共编辑100多篇文章,发放到更多的村官手中,供他们参考、交流。

  浙江省金华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多年赠刊给当地的大学生村官,研究会的顾成、黄风华夫妻二人经常深入乡村了解他们的学用情况,他们感到这些村官热爱《大江南北》,对《大江南北》读懂了、研究了、分析了、运用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婺城区中戴乡上云头村妇女主任俞燕玲刚刚当上村官的第七天,因为遇到了困难差点辞职。后来,乡长给了她一份《大江南北》并告诉她说:“那个年代的基层干部都只有十七八岁,就在艰苦条件下参加农村工作,你回去好好看看这本杂志。”从此,俞燕玲与《大江南北》结缘,她说:“村官工作需要精神,我是从《大江南北》反映的老战士们的革命精神中获取养料,他们给予了我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给予了我无穷无尽的动力。”

  南通市通州区金新街道文山村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顾鑫磊说:参加工作4年多来,《大江南北》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每遇到工作上的困难,生活中的低迷,只要翻起手边的《大江南北》总能所收获。兴化市周庄镇薛庄村党总支副书记时蓉说:我每个月都将《大江南北》捧来仔细品读,从书中老同志的事迹联系到我自己的生活。现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我们更要学习革命先辈的吃苦耐劳精神,时刻以全村人民的根本利益为重,踏踏实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各地联络站的同志们利用《大江南北》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进行教育,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各地的大学生村官安心扎根农村基层,努力服务农民群众,他们对《大江南北》作出积极的评价,认为阅读杂志对他们的思想和工作有帮助、有益处,这就是对《大江南北》致力于传承铁军精神这项工作的最大肯定。

  这些年来,《大江南北》团结各地联络站的同志们,在学用《大江南北》,共建学习传承革命传统基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深知离党的要求、前辈的希望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还须继续努力工作,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上海市新四军暨中华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主办 东方新闻网站制作